未來產業——合成生物,你了解嗎?它被譽為第三次生物技術革命,通過人工設計和構建自然界本不存在的生物系統,應用在生物制藥、新材料合成等多個領域。比如,我們日常使用的化妝品、藥品等配料表里的成分,很多都是合成生物。今天的《天府創新訪談》,我們就一起走進成都金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對話黨支部副書記、總經理王剛,看看金開如何搶占未來產業制高點。
萬物皆可造 合成生物開啟新未來
追溯金開的歷史,要從成立80多年的省食品發酵工業研究設計院說起,當年食研院曲酸研發成功,一舉打破國外壟斷,2008年金開作為曲酸的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應運而生,如今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曲酸生產基地。
記者:“當初為什么食品研究院會選擇做曲酸呢?”
成都金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總經理王剛:“曲酸它的應用范圍就主要在化妝品方面,作為美白抗氧化的一個因子,它主要是抑制人體酪氨酸酶這個活性,減少黑色素的產生?!?/p>
記者:“我們看到這個曲酸背后,有接近五年的研發,有接近五年的中試,然后成立了金開公司來專門來做曲酸這個產品。
成都金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總經理王剛:“這(一路)過來真的不容易?!?/p>
成都金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總經理王剛:“你看這個就是原來的傳統的,我對它都很有情感,我們就是靠這個干出來的,就這個,原來還是電阻絲加熱。”
記者:“你說當時保濕就是一盆水。”
成都金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總經理王剛:“定期來更換水、加水,現在都是自控化程度比較高的,都不需要放這個溫度計。”
記者:“這個雖然鋪了一層灰,但這是你們的歷史見證?!?/p>
成都金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總經理王剛:“對對,回想起來還是很多酸甜苦辣,但是也很幸福?!?/p>
記者:“現在這個設備你們也不愿意把它扔了,很值得?!?/p>
成都金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總經理王剛:“大冬天的時候我一個人上夜班,上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在那邊的話又不能睡覺。”
記者:“晚上也在繼續做?”
成都金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總經理王剛:“晚上繼續要觀察它,那個時候完全手動控制、人工控制?!?/p>
記者:“不能離人?!?/p>
成都金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總經理王剛:“對對,參數的變化你要去調整它?!?/p>
成都金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總經理王剛:“曲酸就在這個地方中試實驗,然后獲得了中試產品。”
記者:“大概的時候是哪一年?”
成都金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總經理王剛:“98年左右?!?/p>
成都金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總經理王剛:“98年左右其實對于很多地方來說,它可能都沒有自己的中試線,但你們就有了。對,當時我們院里面一個是本來也是事業單位,然后自己有創收的能力?!?/p>
記者:“所以你們自己有了中試線以后,也能夠更加的加速這個曲酸能夠更快的產業化。”
成都金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總經理王剛:“對,2008年在這個科技園區建了一個年產基本1,000噸規模的一個工廠,我們的成本在原來基礎上降低了50%以上,現在我們的產酸的水平比原來提高了差不多30%,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趕得上我們?!?/p>
記者:“我們看到金開之后又開始聚焦這個聚谷氨酸,您說聚谷氨酸其實就是可以替代現在大火的玻尿酸。”
成都金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總經理王剛:“對,聚谷氨酸它的親膚性更好,它的鎖水性是玻尿酸的50到100倍,由于現在聚谷氨酸成本價格還相對比較高,隨著消費的升級,成本進一步下降,化妝品、食品上的應用會逐步走高端化替代玻尿酸,現在在農業領域上的應用競爭是白熱化的?!?/p>
成都金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銀學理:“我們現在在做聚谷氨酸松土實驗,加水,然后取一點我們這個聚谷氨酸,然后再進行震蕩,然后現在就可以看到這個土質,正在全面疏松?!?/p>
記者:“它是自己在松土。”
成都金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銀學理:“對,它的效果就開始(顯現),這邊對照組就沒有(現象)。”
記者:“所以這個聚谷氨酸特性就是?!?/p>
成都金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銀學理:“疏松土壤,通過這些來改變植物本身的特性?!?/p>
記者:“聚谷氨酸這個市場,你說現在也是有很多的競爭者,大家競爭都很激烈,那我們這個核心競爭力在哪里呢?”
成都金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總經理王剛:“很多企業還做的含量不夠或者品質達不到要求,但是這樣造成了價格戰,但是我們金開一直在堅持品質優先、技術引領,第一個就是說我們的菌種,我們就是有很多菌種,我們在不斷地迭代、不斷的優化、不斷的篩選,基本上一個團隊在重復做這個事情?!?/p>
記者:“我看你們這個菌種專門上了鎖的,這就是你們最寶貴的財富,是嗎?”
成都金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唐曉芳:“對,就是我們的一個核心的機密。我們這邊可能有幾十種菌種,最長的能夠保存10年、20年,它的溫度能夠最低達到-80攝氏度,這邊這個是我們的培養箱,里面培養的一些我們的平板菌種,長得好的就是呈線狀的,這個長得不好的,就是呈那種單菌狀的,這種可能就不能用于生產上面?!?/p>
記者:“每一個合成生物都需要這個菌種是吧?!?/p>
成都金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唐曉芳:“對,都需要菌種,菌種是最基本的一個東西?!?/p>
記者:“所以這個產品最后的質量好不好,跟這個菌的本身質量也有很大的關系。”
成都金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唐曉芳:“嗯,非常大的關系,它就是決定關鍵的一個東西。”
記者:“我們在金開的生產車間里面看到有一個圖,就寫的你們金開認為的一個人才的16個基本特征,那我們看到里面有一個就是要學會蟄伏和等待,這個對你們做研究的人來說是不是也特別重要。”
成都金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總經理王剛:“我們合成生物學里的一些產品開發的周期很長,需要的人力物力要求也比較高,難度也比較大,如果是急功近利,很難出成果的。”
記者:“我們金開怎么來吸引那么多人才加入進來呢?”
成都金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總經理王剛:“我們現在以你干出來的績效、效益、效果,我們來定你的收入?!?/p>
記者:“所以有些研究人員的工資甚至會超過你。”
成都金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總經理王剛:“對對,現在基本上我的技術總監,他的工資有時會超過我。不是說我當領導我的收入就比他高,是誰的貢獻大誰的收入在某個方面就跟他得到有效的匹配?!?/p>
成都金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總經理王剛:“(百川)金開生物是我們金開生物的一個子公司?!?/p>
記者:“當時這波研究聚谷氨酸的人,然后現在就進入公司了,然后有公司的股份?!?/p>
成都金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總經理王剛:“有股份了,我們下一步很多新的產品也要采取這種方式。”
記者:“就成熟一個,然后成立一家公司專門來做這個?!?/p>
成都金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總經理王剛:“對,讓主要的技術骨干、管理人員積極地參與、深度地參與,更大地激勵他們做事情的動力。”
記者:“生生不息一樣,食研院誕生了你們金開,你們金開又誕生了百川金開,而且明年你們也有一個大動作?!?/p>
成都金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總經理王剛:“我們計劃在內蒙或者新疆對大宗的產品,可能要布局到那個地方去?!?/p>
記者:“所以你們在那會建一個大宗的生產基地?!?/p>
成都金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總經理王剛:“對,對我們以后的小宗產品、其它延伸產品的生產(也)提供很好的一個支撐?!?/p>
記者:“食研院成立的時候是1942年,很早,到現在已經80多年了,現在食研院并入振興集團以后,集團對你們的賦能體現在什么方面。”
成都金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總經理王剛:“我們并入振興集團后,對我們這個市場的驅動加強了,另一個方面集團給我們在中試經費、成果轉化、人才上也給我們很多的一些幫助和支持。”
記者:“你剛剛說其實你最早大學選專業的時候,你根本都不知道生物工程是個什么專業,因為不懂,你就選了,但是你沒有想到現在居然發展成一個千億級的這樣一個產業,而且前景非常大。”
成都金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總經理王剛:“嚴格說我從事這個行業34個年頭了,見證了很多產業的發展與興衰?!?/p>
記者:“您作為合成生物這個行業的一個老兵,您覺得四川要發展這個產業的話,最需要做的是什么,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成都金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總經理王剛:“第一個方面就是在中試孵化的時候,給一些政策上的一些支持,另一個方面在產業化落地給一些園區方面的一些配套支持、準入的一些支持。”
記者:“所以你覺得以后合成生物會帶給我們人類一個什么樣的未來。”
成都金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總經理王剛:“大健康是很重要的一個板塊,包括一些功能性的產品,膠原蛋白、功能肽,都要靠合成生物學這個領域來進行研究開發和利用?!?/p>
記者:“而且你們是不斷地在尋找更好的替代品。”
成都金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總經理王剛:“對。”
記者:“更好的元素來替代,這是個沒有止境的學科?!?/p>
成都金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總經理王剛:“應該是,我們也很有信心、很有希望,在五年能夠達到在北交所上市的一個條件?!?/p>
記者:“剛剛看到你們那個牌子,你們要打造中國西部的發酵基地,所以您是沒有辦法停下來的,必須加緊干,比年輕時候更旺盛的狀態?!?/p>
成都金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總經理王剛:“干這個行業三四十年,但是我們從來沒厭倦這個行業,我希望在我退休之前能夠看到我們金開公司上市。隨著我們國家的政策的支持,應該說還是有希望的?!?/p>
日前,生物技術被正式列為四川2024產業新賽道名單,成都也出臺相應政策,明確中遠期將重點培育合成生物等前沿生物領域。搶占未來產業制高點,不僅要政策支撐,要有像金開這樣的企業實干,也需要各界協同搭建“概念驗證—中試熟化—規模發展”的全鏈條服務體系,推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加速實現生產力向“新”向“質”的躍升,共同去拼出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來源/四川觀察 編輯/李博 校對/何婷婷 責編/陽博 編審/王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