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新中國僅用70多年時間,就取得了發達國家幾百年的工業化發展成就,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人類追求更加合理的社會制度,進行著前無古人的偉大探索。這就意味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必然是豐富、深刻并充滿啟示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是一部氣壯山河的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史,呈現了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文明傳統的中華民族,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后,僅用70多年的時間,就迎來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又是一部真摯動人的中華民族奮斗史,以平實順暢的語言、鮮活生動的細節,講好了普通人、普通家庭與共和國同成長、共命運的故事。《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全景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奮斗歷程,以嚴謹清晰的條理,用準確翔實的史料,詮釋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
《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是一部改天換地的中共治國理政史。新中國的歷史,歸根結底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建設國家的歷史,是中國共產黨為民族謀復興、為人民謀幸福的歷史,是中國共產黨根本宗旨與初心使命的生動詮釋。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堅持“國史”定位,著眼于整個國家,致力于說清楚國家政權機關和廣大人民群眾如何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軍隊、國防、外交等各項事業是如何發展進步等內容。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在定位上,力求展現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實踐與成效,是對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歷史和成就的展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經歷了多少坎坷,創造了多少奇跡,要讓后代牢記,我們要不忘初心,永遠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學習新中國史,可以讓人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更加擁護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更加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道路,更加堅定民族自信。
《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是一部真摯動人的中國人民奮斗史。習近平總書記說:“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比嗣袷菤v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性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鮮明的底色。新中國70多年的歷史,每一天都由億萬人民的奮斗寫成;新中國70多年的歷程,每一步都浸透了億萬人民的辛勤汗水。共和國使人民當家作主,人民回報共和國以忠誠奉獻,這就是“人民共和國”的真諦?!吨腥A人民共和國簡史》記錄的是人民建設自己國家的歷史,用質樸簡練的篇章展現了人民群眾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所表現出來的主體地位、偉大成就和精神風貌。從意氣風發的社會主義革命,到激情燃燒的社會主義建設,從萬馬奔騰的改革開放探索,到氣吞山河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讀者在書中看到的是國家的歷史,也是自己的歷史,它將激起每個中國人深藏心底的愛國情愫,“知史愛國”將成為每個讀者最真切的閱讀體驗。
《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是一部中國人民對世界和平發展的貢獻史。中國通過發展自己,影響和改變世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形成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其中重要的推動力量來自于中國自身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由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開創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社會主義這一人類社會的美好理想在古老的中國大地上變成了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成功道路和制度體系。這不僅為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而且為人類社會走向美好未來提供了具有充分說服力的道路和制度選擇?!薄吨腥A人民共和國簡史》在記述新中國70多年的歷史性巨大進步的同時,還特別注重記述中國與世界的互動關系,并用較大篇幅記述了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張。
縱覽全書,每個讀者的心中都會有難以平抑的豪情。70多年櫛風沐雨,歷史記錄了億萬中華兒女從貧窮羸弱走向自信自強的民族史詩;70多年物換星移,歷史見證了一個農業大國從一窮二白走向工業強國的人間奇跡;70多年砥礪前行,歷史銘刻了一個偉大民族從創傷中爬起、在艱難中奮進,矢志不渝奔向復興的英雄贊歌。站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我們仿佛又聽到1949年毛澤東在全國政協一屆一次會議上那段鏗鏘有力的講話:“中國人民的不屈不撓的努力必將穩步地達到自己的目的?!?/p>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鑒歷史,可以給人類帶來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開創明天的智慧。”歷史照亮未來,征程未有窮期。當前,我們正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新時代是偉大斗爭的時代,是奮斗者勇敢者的時代。面對風雷激蕩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人民的使命更光榮、任務更艱巨、挑戰更嚴峻、工作更偉大,只有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武力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原副所長、研究員)
編輯人員:黃博